14岁时,何碧玉以750分的满分考入清华大学,被称为“神童”。目前的情况令人感动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从小我们也被父母教育要好好读书,将来长大才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寒窗苦读十余载,高考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同学们通过高考可以考上不同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不同理想。
但人与人之间总还是有差距的,普通学生和学霸之间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有的人高考很多次都未必考出好成绩,有的人却能早早就被人熟知。
都知道我们国家的高考向来是很严格,也是比较难的一个考试,谁要能在高考中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就已经相当让人羡慕了。
而要想以满分考上清华北大更是难上加难,放在现在都不是能轻松完成的事。但就在20多年前,却有人拿到过这样的成绩。
河南“神童”何碧玉,14岁以750分考上清华大学
没错,她就是来自河南新乡的何碧玉。其实她并不是那种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学生,据传闻她10岁以前和其他学生也都没什么两样。
直到10岁之后,人生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在10岁的时候考进了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从此成绩开始突飞猛进。
她在少年班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上课努力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课后也非常善于做笔记,就连平时吃饭的时候都不忘学习。
少年班对何碧玉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她就是通过在少年班的学习,把普通学生需要上7年的初高中课程,只用了4年时间就学完了。
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何碧玉就参加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这年她才只有14岁,等到高考成绩出来时,她一时间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人。
因为所有人做梦都没想到,河南的理科状元居然被一位14岁的小女孩收入囊中了,而且还是以750分满分的成绩拿下的河南理科状元。
高考成绩出来后,她也如愿被自己的理想院校清华大学录取,这一年她创造了一个传奇,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她。
现在的何碧玉却让人感慨、惋惜
在考上清华后,她虽然年纪尚小但学习却一点不比别人差,而且也一直非常努力用功的读书,直到19岁顺利从清华大学毕业。
毕业后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录取,便从此开始了在国外的发展。2009年的时候她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便有老师和同学邀请她回国发展。
但当时她认为美国的科研环境要明显好于国内,便拒绝了回国发展,后来她又进入和美国卫生研究院工作。
现在的她已经30多岁了,曾经也有人采访过,问她现在国内的环境比以前有很大提升了,还会不会回来。
但他却表示自己也曾经想过要回来,但这么多年早已经适应了国外的生活,所以没有计划回国。
就是因为她的这一番话,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感慨。很多人都觉得他这就是在找理由推脱,觉得她有本事了就抛弃了国家。
国家花费这么多的成本培养他,但她却在成材之后没选择报效祖国,没有为国家作出任何贡献,反而是在报效外国。
个人看法
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虽然有为国家作出自己该有贡献的义务,但是别人也没有什么权利去随意评判一个人的对错与否。
或许在我们自己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可能会做出跟她一样的选择,这无关于学历的高低。
现在很多人一听到有高学历的人才常驻国外时,就会觉得非常气愤,也会有诸多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但我们或许真的是不太了解学霸们的处境。
对于那些爱学习,专心搞科研的人来说,他们其实对外界的声音不是很在意,在意的只是他们的学术研究,在意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否能达到要求。
所以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应该对他们报以更多的包容心态,相信这也才是我们大国该有的态度。
最后想说
虽然现在有很多国家培养成材的人,他们从清华北大走出去后,都选择了其他国家发展,有的甚至连国籍都换了。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我们也没有权利去这样做,任何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想必也都会为了祖国发展作出自己该有的贡献。
我们做好自己就足够了,总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也对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好处,而且随着国家的发展,海外华侨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今日讨论:
你们对这种定居海外的高材生有什么看法?欢迎来一起讨论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