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 记“最美教师”吴法堂
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 记“最美教师”吴法堂吴法堂,1960年出生,于1981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是一位教育老兵,一片痴心行走在教坛之上。从教37年来,他像一株如米小苔花,为报泉水哺育之恩、岩石养育之德,用一生的奋斗和无尽的爱恋在家乡的教育沃土上谱写了一首无悔的教育之歌,默默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
吴法堂一直热爱自己的职业,他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37年,他一直坚守在山区教育事业岗位上,思想不曾改变,信念未曾动摇。“孜孜求索、勤恳严谨”,是他一直以来的工作准则;学生们点点滴滴的成长是他快乐的源泉。他坚守教学第一线,把全部精力倾注到工作中,用辛勤的汗水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不仅做到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1年8月,吴法堂从义乌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工作37年,他曾在檀溪镇各村完小及中小多个学校间辗转,但无论学校离家有多偏远,条件有多艰苦,他都坚持按时上班,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37年如一日,他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于农村教育事业。
1985年下半年,吴法堂服从学校安排担任了学校总务主任,同时任教一个毕业班的数学课。开学不到半个月,一位老师因病请假,当时学校师资紧张,吴老师就主动顶替代班,毅然担起了两个毕业班的教学重任,共有99名学生。那时小学升初中需进行升学招生考试,到毕业总复习阶段,吴老师每天备课、上课、改作长达10多个小时,放学后还要给后进生辅导1小时左右。辛勤付出总有回报。全镇(那时是乡)只有68%的升学率,而吴老师任教的班级升学率达89%。
从1989年到1999年期间,吴老师在洪山完小任教。出于工作需要,他担任起学校教务工作,但仍然每学期都包班或者担任两个年级的数学课,任务相当繁重。因上班时间实在忙碌,吴老师就在每天下班后把备课工作带到家里去完成。吴老师这种对教育教学工作丝毫不懈怠的精神着实值得大家学习。
37年的教学生涯,23年任教毕业班数学的经历,无不展示了吴老师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坚守岗位,奉献一生,守望农村教育的春天!
有句话说,三尺讲台就是每一位为人师者的舞台。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吴老师就下定了决心:要干,就要好好干!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学生,他都有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
吴老师坚信,要做一位好老师,就要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不管教学有多么辛苦,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办公室与教室之间;不管家中有什么事,他都不曾落下孩子们的一节课。长期以来,吴老师坚持课前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课时,吴老师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用心思考,大胆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吴老师任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其在2011年,不到40名学生的班级中就有12名学生被仙华外国语学校录取,得到社会、家长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上,吴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认真负责,是一位良师。在生活上,吴老师耐心又细致,关爱每一名学生,是学生的益友。不论学习成绩是否优异,吴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内心,给予真正的师爱并让学生感受到爱,从而感染学生做一个有爱有德之人。
那是2008年12月的一天,吴老师班里一位女生因与同学玩闹不慎被自来水喷得浑身湿透,但她的家离学校竟有25里路!得知此事,吴老师立即给这位同学借来干的衣服换上,让她在寒冷的天气免于受冻。放学后,吴老师又马上用摩托车带这位孩子回家,等他返校,天已经大黑了。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吴老师关爱学生的事例数不胜数。但他的嘴边总是挂着一句话:“这算什么!”确实,当一件事已经成为习惯,它便不再值得如数家珍一一道来了。
创新才叫生命,创新才有价值。吴老师虽年龄已大,头发花白,但他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在学校可是起着引领作用的。
从教37年,吴老师对工作可没有一丝懈怠与重复。一直以来,吴老师潜心于教学方法的研究。自从教以来,他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同时还要负责学校教研组的工作,但在认真抓好学校各项工作之余,吴老师仍然抽出时间研究教法,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正是通过吴老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历年来,他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优异,得到了家长同事的一致好评。
教学中,吴老师还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他勇于创新,立志做学者型教师。他经常说:“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我们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就必须进行教育科研。”长期以来,他积极上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家长的信任,独到的教育方法得到学生的拥护,工作业绩也得到学校的认可。
春蚕无需炫耀,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教师无需自语,那芬芳的“桃李”就是对为人师者的最高评价。吴法堂虽是千千万万小学教师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其中一个,但他用尽一生奉献着,倾其所有付出着,哪怕微小如一朵苔花,也在奋力绽放芳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小学教育这条虽苦犹甜的道路上,吴老师不会停止他前进的脚步,他将在山区教育这片热土中继续耕耘,挥洒热情与汗水,续写自己平凡又普通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