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杭州家长掷10万元 只为让孩子参加高考特训班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高考生全身贴满“勤奋”标签。在最后冲刺阶段,有的人在学校一套一套做复习题,但也有不少人,干脆不去学校,在培训班缴一笔巨额费用,让10多个老师推着往前走。

老杨是一个机关单位的处长,自己一年收入,才够交上儿子这笔巨额辅导费。最终让老杨下定决心的,是他同事孩子去年成功的经验。

老杨的一个同事,女儿去年考上中国美院。小姑娘也是在3月份的时候,高考特训班从学校“脱产”出来,高考“到最后阶段,学校基本上都已经不上课,考试、练习的时间比较多。基础薄弱的学生,这几月在学校听课,基本都听不懂,也跟不上,意义不大,所以我想索性出来有针对性地补习,效果会好。”老杨说,同事的女儿去年在补习班“一对一”突击3个月,从原来总分300分,高考时达到了500多分,考进了美院图像与媒体大类。

每年3月份到高考前,培训圈称作“冲刺季”,生源滚滚。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培训班里,都有数十位高三学生“全日制”在培训班上学。

“冲刺季里全托来补文化课的学生,主要有艺考生,复读生,杭州家长掷10万元 只为让孩子参加高考特训班还有一些文化课比较吃力的孩子。”新东方中学课程部何蕾老师告诉记者,整个冲刺季,新东方会接纳大约100个有这种补习需求的学生,这其中,艺考生占到半数以上。

每个机构对于冲刺全托补习的形式和价格定位,也不一样。一般按照钟点收费,价格在200-390元每小时不等。

小杨在新东方封闭特训,每天正课有六个小时,特训科目涵盖了他高考要考的所有考科。机构为小杨这样的全托特训生,配备了10个左右的老师。除了上课的老师、助教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程,小杨还有一名班主任,一名学业规划师,各自负责与家长沟通,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细密到每个小时的安排。

对于高考前这样的天价培训,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为孩子培训,归根究底是为了能考上大学,甚至是考个好大学。

他说,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心酸地发现,辛苦送子上大学,并没有得到回报。这还会演变出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剥离上大学的“虚名”价值。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从教育角度,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而不是逼着学生只能走这一条路。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