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能够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有什么共同点?三不学生读完五味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最受大家关注的高考了,高考过后很多同学凭借出色的能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
如果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就更好了,名校的各种资源是其他普通院校不能够比的。但实际上每年能考入名校的同学并不多,尤其清北名校生更是屈指可数。
而这些考入名校的学生中,他们身上似乎有着一些“共同点”是别人无法替代的,那就是来自家庭和父母的。
之前看过一个采访北大学生的视频,视频中貌似对他们身上的共同点有个归类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能考上北大的学生,父母都有哪些共同点?三无学子看完心中五味杂陈
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看到当北大学生说父母职业的时候,他们说的大多数都是教师、工程师、管理层人员等,而且学历基本都在本科以上。
几乎很少能见到那些普通家庭、普通出身的学生,在北大校园里的身影,不是完全没有,但却少之又少。
虽然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并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成绩,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寒门学子考上北大的例子也有,但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过程也是既励志又艰难的。
这也足以可见父母给予学生的教育环境确实很重要,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通常更容易被培养成优秀学子,反之则不然。
那为什么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学历和能力强的家庭,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这样的家庭父母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大概自己就是学习道路上的过来人,深知刻苦学习的受益人是自己,所以就希望学生将来也能够像自己一样。
他们往往还有很好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教育把握更好,不会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必须要成为父母这样的人,同时又能够怀有学习的热情,才更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
还有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又重视学习的家庭,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家长会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双减政策下即便是不给上辅导班,也会让有办法激发孩子潜能。
同时家长还有能力让学生接触夏令营、游学活动等,增长学生的见闻,扩宽思路,这些都是三无家庭的学生不能比的。
三无家庭学生在这些同学面前,简直被碾压得体无完肤,但同学们也不用为此自卑,虽然家庭环境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但后续的努力、改变是我们自己可以选的。
只要学生自身足够努力,足够认真学习,就有一定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参加高考就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让我们发光发热。
“三无家庭”的学生难有好发展,不仅仅只因为他们自己
现在很多人常说“寒门难出贵子”,其实这也不能怪学生,很大程度上还和他们的父母有关,和家长的教育有关。
越是条件一般的家庭越难重视起学生的教育,甚至不少山村父母从心里就觉得上学没什么用,他们不支持学生学习,学生又怎么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呢?
三无家庭的父母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改变目前的现状,就要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许学习是一条比较好的出路。
寄予学生期望的同时,家长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不给学生很大的压力,一家人要共同努力奋斗,不能把改变生活现状的重任压在学生一个人身上。
家长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学生才能有勇气放手去做,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总结
高考生要全力以赴,虽然高考不能决定以后大家的人生,但高考努力的学生,可以为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与其等到之后感叹后悔年少没珍惜时间学习,还不如当下就做出行动,现在努力拼搏是为了之后给自己更大的惊喜,努力总会有回报的。
能考上北大的学生,父母共同点都是职业很好,学历也不错,能够对他们帮助更大。但是成才除了家庭环境外,个人努力程度也占很大一部分。
希望同学们利用好父母创造的资源,心怀志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我们也不能什么都指着父母去做,该靠自己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才行。
今日讨论话题:
大家觉得寒门学子上北大容易吗?欢迎来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