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执着”的高考生只为一所好大学重复学习12年。真的值得吗?
同学们辛苦读书数年,不过是希望自己考上好大学,但是高考考场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
有些同学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第一次考试有些遗憾,不应该是自己的水平,会选择复读,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那如果复读12年呢?
广西一名考生名字叫唐尚珺,被称为“最执着”的高考生,复读12年只为上一个好大学,这样真的值得吗?
他复读12年拒绝2所985大学,只为考上心中的理想大学
唐尚珺出生于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贫穷的农村家庭,但是不服命运的他决定通过高考学习改变命运,不想重复父母一辈的生活。
可他第一次高考2009年分数连本科都没到,父母希望他能够找一个技校学习技术,可他却拿着生活费在城里上补习班,背着家里继续实现他的大学梦。
结果在复读一年后,2010年他的成绩才将将达到了三本线,后又继续复读2011年到了二本线,成绩不断提升。
第6次参加高考时,他已经成功被985高校吉林大学录取,也顺利进入学校读书,但最后却因为调剂不理想而退学。
第七次参加高考时,他终于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也是211中比较好的大学,在大家的劝说下他这次也选择了入学。
他这才把多年求学经历告诉父母,但父母没有责备他,反而很高兴,可命运又和他开玩笑。在他决定去中国政法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被查出了癌症。
而这时候家里中学为了提升知名度,招收高分复读生,还给2万补贴费。在经济压力的作用下,他还是选择放弃了上大学,回到学校复读。
后来第十次他考出了649的高分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这也是一所985大学,但也没有上大学。
现在的他好像是为了每年的复读补贴,还在连续复读,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些什么让他选择了坚持,却又没能继续下去。
高考复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大家的青春时间就短短几年,都用来复习是否值得,大概只有唐尚珺自己知道了,毕竟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他的处境。
但是高考并不能决定大家未来的发展,没有必要对上好大学有太深的执念,否则最后忘了自己的初心,努力无止境,不要被高考束缚,理性复读。
那么,学生在考虑复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同学们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再考虑复读的时候,首先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复读,有些同学即便是复读了,努力过了,也并不一定会有希望。
主要是这类同学基础不好,短短一年时间里提升太难,除非格外努力,改变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也只能是搏一搏,还不如留足后劲,到大学里再去学习。
大家第一次高考失利后的心情应该是非常沮丧的,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复读上,所以在复读上的压力更大,如果学生心理素质不好,不能合理排解不良情绪,很容易复读心态崩溃。
这样反而更加影响学习,还不如不复读。所以同学们也得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轻易被高考失利打垮,也要多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看好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否允许招收复读生,现在很多地区都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公立学校再招收复读生了。
如果想复读可能就只有私立学校这条路,但私立学校的教育成本又更高,一般条件的家庭也很难供得起学生复读,所以这也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事情。
高考不允许有复读生,也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性
或许对于想要复读的同学来讲,不允许复读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发展之路,但这样也是为了保障更多应届高考生的权益,让他们也同样享受到教育的公平。
如果每个同学都因为成绩不理想就复读,甚至也有人像唐尚珺这样连续复读多次的,他们比别人多了那么多的机会,能考上更好的大学,但相对应的就会挤掉一些人的名额。
尤其是考上了还不去读书的,既阻碍了其他同学的发展,同时也浪费了学校的名额,这样对其他同学来讲太不公平了,所以禁止高考复读也是很有道理的。
最后
唐尚珺的家庭条件有限,为了逆袭上好大学,其实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他认为值得就好。
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复读要慎重,复读并不适合所有同学,是冒险的,而高考只是大家人生中的一步,不是高考失利了我们就一定没有出路了。
今日探讨话题:
大家觉得唐尚珺值得吗?欢迎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