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朋友圈着火了!强迫孩子们“努力工作到极致”,但评论区被推翻了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实行双减后,中小学生学习压力骤减,基本实现了快乐教学,乐于“鸡娃”的父母也少了很多,但少不代表没有,还是有不少孩子被父母逼迫着勤奋到极致。
春节过后,打工人已经回归到忙碌的工位上,学生们的假期数额也已不足,大多数学生都开始收拾心情,着手完成家庭作业,为开学做准备。
回想起春节期间,放肆玩耍就感到回味无穷,毕竟春节期间就连打工人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了,大部分父母也会强制孩子去学习,一般都是从除夕一直疯玩到初七。
不过总有些人“自律的可怕”,春节期间也为孩子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春季期间,一位爸爸的朋友圈火了
下图是春节期间一位爸爸的朋友圈,大年初六数学卷错题太多,给孩子加了一张黄冈试卷,做到晚上10点;
大年初七早晨6点起床,正常打卡早读,孩子太困了起不来,用冰冷的凉水给孩子洗了个脸;
从朋友圈的内容能看出,这位爸爸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即使春节期间也布置严格的学习计划,一般完成不了或者完成的质量不高,还会有相应的惩罚。
这位爸爸把孩子春节期间的学习状态发到朋友圈,想来一是想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二是想炫耀一波,跟亲朋好友炫耀自家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努力。
虽然真正意义不是得到亲朋好友的点赞,但打心底里想得到夸赞,没想到却适得其反,春节期间这一系列朋友圈确实火了,但是评论区却翻车了,亲朋好友们的评论充满着阴阳怪气的声音。
有人评论:
“大过年的还不休息,还如此努力,可真是努力。”
还有人评论:
“这做父母的可真狠心,大过年的还逼孩子学到半夜10点,这样强制性学习不知效果如何,反正我家孩子是过年7天假期就是玩,一分一秒都没看书没学习,但是常年保持年级前50名。”
这位爸爸的朋友圈火了,评论区金句频出,让人忍俊不禁。
毕竟双减之后,没几个激进的父母采取鸡娃的教育模式了,大家都变得佛系很多。
逼迫孩子勤奋到极致,是在养废的路上?
上述家长本是炫耀孩子努力却惨遭翻车,而这并非个例,下面这位家长也在朋友圈晒孩子的学习计划,表示寒假期间孩子自学了下学期的数学,预习结果非常显著,做了测试题成绩达到了94分。
这位家长比上述爸爸还要严格,不仅要求孩子完成本学习的学习内容,还要预习下个学期的内容,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也算是勤奋到了极致。
不同的勤奋程度,同样的遭遇,这位家长评论区也翻车,大多数都是反对的声音,认为这种逼迫孩子勤奋到极致的教育方式,是在养废一个孩子。
双减下,学校致力于给学生减负,实现快乐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些家长却一心给孩子增负,逼着孩子陷入学习的焦虑中。
但依旧乐于鸡娃的家长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如今中考、高考升学模式不变,分数依旧很重要,如果现在不让孩子吃学习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严格的教育方针是在约束孩子,是在帮助孩子。
有的学生天生不是学习的料
针对上述家长预习的教育方式,很多教育专家持反对意见,大多数人认为预习本身就是一件错的学习方式。
以前小升初、初升高都上衔接班,你会发现上完衔接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溜号,在他们看来已经学过一遍了,不用再认真学了,预习其实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学生,越预习成绩越差。
在父母的强制下,被迫预习、被迫勤奋,效果一般不会太好,在父母看来是在帮助孩子,殊不知孩子本身就不是学习的料,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虽然学霸是1%的天赋+99%的汗水,努力比天赋更重要,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些学生本身就不是学习的料。
所以家长不必强迫,不必太过于约束,不如让孩子肆意生长,选择自己擅长自己喜欢的,比如动手能力强的,完全可以走职业技术路线,上职高技校,将来成为领域内的技术型人才。
今日话题:
你对于逼迫孩子勤奋到极致,是在养废孩子怎么看?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